HPE Networking Comware 交换机系列 5720 旨在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。这款成本效益出色的接入交换机提供混合 SFP+ 和 10GBASE-T 选项,其中的 10GBASE-T 端口提供多千兆级支持,可从 10 千兆以太网 SFP+ 扩展至 100G QSFP28。
这些数据中心枝叶层/接入层交换机具有 MACsec 支持和 10GBASE-T 附加模块。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 (DRNI) 和 HPE 智能弹性架构 (IRF) 等功能可增强网络恢复能力,而可插拔的冗余电源可提供高度可用的动态网络。
此外,这些交换机还支持 HPE 智能管理中心 (IMC),可提供一致的网络管理体验。通过集中的配置、合规性管理、策略管理、监控和故障排除,简化网络管理流程并提高效率。
新特性
- 成本效益出色的接入交换机,具有混合 SFP+ 和 10GBASE-T 端口,其中的 10GBASE-T 端口提供多千兆技术支持 — 5G、2.5G、1G。
- DRNI 可将多个物理交换机合并为一个虚拟分布式中继 (DR) 系统,从而提供双倍聚合带宽、加快转发速度并实现恢复能力和高可用性。
- 虚拟可扩展 LAN (VXLAN) 搭配精简型以太网 VPN (EVPN),可提高灵活性、线速性能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。
- 基于硬件的 MACsec 可实现端到端加密安全性。
- 智能弹性架构 (IRF) 技术可通过 IRF 堆叠提高恢复能力和可扩展性。
- VXLAN 和 EVPN 能够实现 L2/L3 叠加服务与多播的隔离并提高可扩展性。
功能
多千兆级高密度交换机
HPE Networking Comware 交换机系列 5720 可以为中大型企业网络提供 24/40 端口 1G/2.5G/5G/10GBASE-T 和 32/48 端口 10G SFP+ 连接选项,从而实现高密度和高灵活性。
此交换机系列提供高达 1001.7 Mpps 的数据包转发速率和高达 2240 Gbps 的交换容量。
此产品支持帧大小高达 9216 字节的巨型帧,有助于改善大型数据传输的性能。
此产品支持等价多路径,可在一个路由环境中实现多个等价链路,以此提高链路冗余并扩展带宽。
高度可用的可扩展接入层交换机
HPE Networking Comware 交换机系列 5720 采用智能弹性架构 (IRF),支持将多达九台物理交换机虚拟化为一个逻辑设备,从而实现更简便、更扁平、更敏捷的网络。
DRNI 是一款符合 IEEE 标准的解决方案,可实现多个交换机链路的聚合,为节点冗余实施设备级链路备份。DRNI 还可将两个物理设备虚拟化为一个逻辑设备,从而简化网络拓扑。
可热交换的双冗余电源能够提供高度可用的动态网络。
VXLAN 和 EVPN 有利于更灵活地集成到现有网络中,能够在不重新设计底层网络的情况下妥善完成扩展,与此同时,增强的安全性功能可以限制攻击,对于提高骨干-枝叶架构中的性能帮助尤大。
Robust Quality of Service (QoS)
HPE Networking Comware 交换机系列 5720 支持操作、管理和维护 (OAM) 以及服务内软件升级 (ISSU),可实现业务连续性并提高可管理性。
此产品支持基于分类器的高阶服务品质 (QoS),可根据多种匹配标准,运用第 2 层和第 3 层信息来对流量进行分组;同时,可将设置优先级和速率限制等服务品质 (QoS) 策略应用到端口、VLAN 或整个交换机的特定流量上。
通过严格的优先级 (SP) 队列、加权轮询 (WRR) 和 SP+WRR,此交换机系列可提供广泛的流量优先级划分。
广播控制和广播流量限制可减少不必要的网络流量。
全面的安全防护和简化的管理
HPE Networking Comware 交换机系列 5720 支持 AAA 身份验证(包括 RADIUS 身份验证)和动态或静态绑定用户账户、IP 地址、MAC 地址、VLAN 和端口号等用户标识符。
此交换机系列支持 802.1X 和 MAC 身份验证以及加密等技术,可改善设备安全性和策略驱动的应用身份验证。按用户访问控制表 (ACL) 可提供身份驱动的安全性和访问控制。
ARP 检测和 ARP 数据包检验等功能可阻止来自未经授权主机的广播,也可防止网络窃听或网络数据窃取,可协助实现动态地址解析协议 (ARP) 保护。
此交换机系列可借助 HPE 智能管理中心 (IMC) 提供单一管理平台,全面覆盖配置、合规性和策略管理,实现端到端网络可见性、控制力和一致的网络体验。
此产品支持 HPE IMC Orchestrator 和 Analyzer,可提供编排、底层和叠加自动化服务配置、集中控制和 AI 网络运行状况监控(采用遥测技术),以及用于故障检测和解决的可视化仪表板。
- Arm 是 Arm Limited 的注册商标。其他第三方商标的所有权均属于各自的所有者。